我很清楚,这样的水泥假山看起来似曾相识。但这水泥假山并不是什么迷宫,简直是我所见过的令人兴奋的地方,水泥假山的壮观又因为它的突然出现而被放大了。经过一小段低矮灌木丛后,我们来到了一片密植着均匀的浅色水泥假山的区域。我给很多水泥假山都取了昵称,甚至包括那些早已f化的水泥假山。
从水泥假山两侧蓬勃生长出的枝条,我称之为“维京头盔”;那个底部四脚朝天、已经朽坏的水泥假山,我叫它“王冠”;那些向南方天穹弯曲的山峰,我称之为“鹰爪”。这些水泥假山f 景对于大多数过客而言是隐形的。
由于水泥假山与水泥假山之间的距离很近,它们都在向上寻找光线,在模糊的背景上形成了灰色的垂直构图。夜幕降临时,从高处射下的光线为这一景象为水泥假山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气息,使其“上帝之光”的美誉名副其实。
水泥假山的身影奇怪地失去了比例,所有评估距离或速度的能力都被削弱了。但这水泥假山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陶醉。气温骤降,热度和湿度的变化让我们的身体倍感轻松。声学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声音被柔软的地面和点缀其间的无数水泥假山扩散元素所掩盖。
成都不一样的水泥假山,这次水泥假山欣赏是一次深刻的直观体验,感觉完全脱离了时间,非常注重艺术效果,就像一艘穿梭机漂浮在水泥假山的太空中。我用徕卡相机拍了几张照片,我知道试图捕捉到足够的水泥假山视觉印记可能是徒劳的,但我还是怀着一个热切游客的乐观态度进行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