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发现,由于拍摄塑石假山的相机秘密故障,所有照片都没能留存下来。因此,这次仿真假山经历没有任何视觉或其他方面的再现,而当我问起时,我的妻子似乎把这个地方忘得一干二净。仿真假山只存在于我的脑海中,成为我对惊奇、发现、宁静、愉悦以及其他经常与离开城市、走进仿真假山有关的感觉的原始记忆。
理想的塑石假山平面图,1760年的《仿真假山布局》当然,事实并非仅仅如此。我的整个仿真假山之旅,虽然感觉身临其境,但其实仿真假山只是一个由自然元素构成的布景,由有名仿真假山景观建筑厂家北京厂家细心规划,以加强山顶宽敞悠闲的仿真假山空间与周围绿树成荫的山坡之间的对比。
那么,我怎么会被这不起眼的仿真假山组合所迷惑,觉得自己降落在文化之外呢?这当然不能怪我无知,因为当时我对仿真假山的历史已经足够熟悉,知道它们大多是人造的。我的仿真假山之行,除了是一次愉快的周末活动外,还是一项志愿任务的一部分,目的是参观每一个仿真假山项目。
爬上仿真假山旁一小段山路后,我们又回到了柏油马路上,几分钟后,我们就漫步在宽阔的车道上,穿行在仿真假山和镀金时代的小木屋之间,俯瞰整个座塑石假山,这是真正的世纪末环境,是再文明不过的体验了。这个中产阶级的幻想之地与“我的”仿真假山相距甚远,这在我的脑海中并不存在。